shouga
ショウガ入り焼き菓子
〓 Admin 〓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常練雙腿 預防衰老
更新日期:2007/12/19 04:39 湯文璇
經常活動你的雙腳不但頭好壯壯、體力也好,更可以預防衰老,但是使用不當也會讓你的腳踝受傷,萬華醫院復健科主任蕭竹生建議,常踩楔形墊練習正確的走姿,可保足部安全。
人的全身有206塊骨頭,而雙腳就有52塊骨頭佔了1/4,有近600條肌肉,2/3集中在下半身,每走一步需要用200條以上的肌肉,所以人老了當上半身的肌肉還有7成體力時,下半身的腳力只剩4成。
腳型大致可分:正常足、扁平足、高弓足三種,不論是那種,每走一步路都要承載身體所有重量,如果重量分布不均,全身骨骼結構就會改變,出現病變。
腳部最容易受傷的是腳踝,運動時小腿肌肉緊繃,關節沒辦法向上提(背曲),其代償作用就是使腳踝扭傷。因此在走路或運動時,最好是腳跟先著地,再順序讓腳底、腳趾著地,接著再以腳趾用力蹬離地面。走路時膝蓋最好微彎,較不易受傷。
要保護腳踝不至受傷,蕭竹生建議,最好就是練習踩楔形墊;由側面看腳跟著地,然後不斷的把小腿後方肌肉拉鬆,也就是俗稱拉腳筋。上班族則可以坐著用腳跟著地,做背曲動作,膝蓋伸直或彎曲皆可,反覆動作可以促進小腿靜脈循環,對心臟輸出功能差、有靜脈曲張的人都有幫助。
不過在足部保健上也有迷思,以前的醫生希望大家要接近大地,赤足踩健康步道,可是對老人家來說,足部退化避震效果變差,走久、走多反而造成發炎的現象,特別是肌膜炎,所以老人家出門在外最好要穿鞋。
還有,25%糖尿病人是因為足部問題住院,蕭竹生說,患者常有血管阻塞、免疫功能低下的問題,一旦腳有傷口感染,容易導致截肢的命運,所以,糖尿病及家族病史的人對於足部護理更要小心,最好要每年定期檢查一次。
PR
台灣人常見的錯誤體態
【黃如玉 醫師】此篇文章同步刊登於YAHOO奇摩新聞
在台灣,特別是上下班尖峰時間,許多上班族走路方式是很「多元化」的:有腹部突出、走路呈外八字形的,有肩膀一高一低、走路時左右晃動的,有彎腰駝背、突腹翹臀的,有踏步時腳底輕微抖動的......。我在搭乘電扶梯的時候,也會觀察站在我前面的人的鞋底,十個人當中,大概有八個人左右兩邊的高度相差很多,或是鞋跟被磨得很嚴重。這些問題,都是很常見的「錯誤體態」。
你曾經想過你一天要走多少路嗎?脊骨神經科醫師黃如玉表示,每走一步路,你的骨盆、髖關節、膝蓋和腳踝就要承受一次身體的重量。脊椎和骨盆,除了在行走時需要支撐上半身的力量之外,不論站立或坐著,也都處於受壓的情形,而其中,又以骨盆帶(pelvic girdle)對於人的姿勢最為重要。骨盆帶是支撐人體重心的中心點,所以如果骨盆的位置傾斜,第一時間會反映在走路、站立、躺臥各種姿勢上面,而這些動作,又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做的。
痠痛、骨刺來自姿勢不正
黃醫師陸續指出,像我們使用任何東西一樣,如果沒有好好的使用、保養,東西自然容易出問題、出狀況。當脊椎有問題的時候,初期階段還不至於產生很大的不適感,主要的改變是在重心的轉移。此時,身體會先用自己的「自癒力」(innate intelligence)嘗試解決,也就是用另一個區塊的力量,來輔助身體較為虛弱的區塊。過了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習慣這個錯誤的方式,於是那些些微的不適感(有時候甚至只是變得比較容易疲勞而已)就會慢慢的消失,但是這時候身體用力的方式和施力的肌肉群組已經有所偏差,所以會影響到站立姿勢、走路姿勢和脊椎的位置,體態和姿勢自然就會變得奇怪。
再過一段時間,身體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警訊」,例如較頻繁的痠痛、頭痛等,通常我們還是會忽略這些訊息,以為跟先前的情形一樣,不舒服的感覺會慢慢消失。等到時間拖久了,疼痛的感覺越來越嚴重,我們才終於開始正視脊椎的問題。但是因為長期受力的不完整,脊椎的弧度、關節和骨骼早就已經變形,所謂的退化、老化、骨刺等,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生理痛和骨盆位置息息相關
黃如玉表示,對女生而言,生理痛可以說是揮之不去的惡夢。關於生理痛的發生原因有許多說法,包括心理層面的壓力過大、負面情緒;或是生理層面的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如以中醫的理論,就是人的身體太寒等等。從脊骨神經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骨盆不正的女生特別容易有生理痛的困擾。因為骨盆保護著子宮,如果骨盆傾斜,就會間接影響到神經的傳達;神經傳達的訊息不正確,自然會有不正常的收縮。
事實上,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但很少人會去聯想到,生理痛的發生會和體態不正有關。其實,任何疼痛都是來自身體的直接訊息,即使是很普遍常見的疼痛,我們也不應該將之視為「正常」,而習慣性的忽略它。
(資料內容部份擷取自「體態,決定你的健康」一書)
【黃如玉 醫師】此篇文章同步刊登於YAHOO奇摩新聞
在台灣,特別是上下班尖峰時間,許多上班族走路方式是很「多元化」的:有腹部突出、走路呈外八字形的,有肩膀一高一低、走路時左右晃動的,有彎腰駝背、突腹翹臀的,有踏步時腳底輕微抖動的......。我在搭乘電扶梯的時候,也會觀察站在我前面的人的鞋底,十個人當中,大概有八個人左右兩邊的高度相差很多,或是鞋跟被磨得很嚴重。這些問題,都是很常見的「錯誤體態」。
你曾經想過你一天要走多少路嗎?脊骨神經科醫師黃如玉表示,每走一步路,你的骨盆、髖關節、膝蓋和腳踝就要承受一次身體的重量。脊椎和骨盆,除了在行走時需要支撐上半身的力量之外,不論站立或坐著,也都處於受壓的情形,而其中,又以骨盆帶(pelvic girdle)對於人的姿勢最為重要。骨盆帶是支撐人體重心的中心點,所以如果骨盆的位置傾斜,第一時間會反映在走路、站立、躺臥各種姿勢上面,而這些動作,又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做的。
痠痛、骨刺來自姿勢不正
黃醫師陸續指出,像我們使用任何東西一樣,如果沒有好好的使用、保養,東西自然容易出問題、出狀況。當脊椎有問題的時候,初期階段還不至於產生很大的不適感,主要的改變是在重心的轉移。此時,身體會先用自己的「自癒力」(innate intelligence)嘗試解決,也就是用另一個區塊的力量,來輔助身體較為虛弱的區塊。過了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習慣這個錯誤的方式,於是那些些微的不適感(有時候甚至只是變得比較容易疲勞而已)就會慢慢的消失,但是這時候身體用力的方式和施力的肌肉群組已經有所偏差,所以會影響到站立姿勢、走路姿勢和脊椎的位置,體態和姿勢自然就會變得奇怪。
再過一段時間,身體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警訊」,例如較頻繁的痠痛、頭痛等,通常我們還是會忽略這些訊息,以為跟先前的情形一樣,不舒服的感覺會慢慢消失。等到時間拖久了,疼痛的感覺越來越嚴重,我們才終於開始正視脊椎的問題。但是因為長期受力的不完整,脊椎的弧度、關節和骨骼早就已經變形,所謂的退化、老化、骨刺等,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生理痛和骨盆位置息息相關
黃如玉表示,對女生而言,生理痛可以說是揮之不去的惡夢。關於生理痛的發生原因有許多說法,包括心理層面的壓力過大、負面情緒;或是生理層面的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如以中醫的理論,就是人的身體太寒等等。從脊骨神經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骨盆不正的女生特別容易有生理痛的困擾。因為骨盆保護著子宮,如果骨盆傾斜,就會間接影響到神經的傳達;神經傳達的訊息不正確,自然會有不正常的收縮。
事實上,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但很少人會去聯想到,生理痛的發生會和體態不正有關。其實,任何疼痛都是來自身體的直接訊息,即使是很普遍常見的疼痛,我們也不應該將之視為「正常」,而習慣性的忽略它。
(資料內容部份擷取自「體態,決定你的健康」一書)
助眠食物 讓你呼呼大睡
更新日期:2007/11/02 09:32 記者:【張翠芬/台北報導】
富含色胺酸、維生素B群的食物,都有幫助睡眠的功效。睡不著嗎?專家教你怎麼吃!
睡不著嗎?專家建議,不妨多吃富含色胺酸、維生素B群和鈣鎂等營養素的食物,吃對食物,可以助你一夜好眠。
■色胺酸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林松洲指出,醫學上研究發現,有些食物會干擾睡眠,某些營養素則是助眠的好幫手。
例如含有色胺酸的食物能使人早點入睡,不過,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色胺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牛奶、優酪乳、乳酪、五榖雜糧(小米、大豆、堅果類)、蛋、肉類、海藻、香蕉等食物,含量都很豐富。
如果是躺很久都不易入睡,可以服用色胺酸1~1.5公克,即可有效縮短入眠時間,對於嚴重失眠者,可能須持續一段時日,效果才會緩慢顯現。
■維生素B群 消除煩躁不安
另外,富含維生素B群食物,如維生素B1、B2及菸鹼酸(即維生素B3)、B6、B12,都有幫助睡眠的功效。
林松洲說,維生素B12有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消除煩躁不安的功能。能幫助難以入眠及常在半夜醒來的人,改善睡眠情況。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包括動物肝臟、牛奶、蛋類、肉類、魚、螺旋藻等。
維生素B6可維持神經纖維的穩定,有助於消除焦慮及安眠。維生素B6能在腦中幫助血清素的合成,轉變成褪黑激素,有助於安眠。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包括酵母、小麥、玉米、肝臟、牛奶、蛋類、肉類、魚、白菜、綠葉蔬菜等。
■菸鹼酸 改善憂鬱引起的失眠
人體如缺乏菸鹼酸,會出現焦慮、易怒,讓人睡不好。林松洲表示,菸鹼酸常被用來改善因憂鬱症所引起的失眠,並能減少失眠患者夜間醒來的次數。菸鹼酸含量最多的食物有啤酒酵母、花生及肝臟類。
另外,鈣質攝取不足的人,容易出現肌肉痠痛及失眠的問題。鈣和鎂併用,是不錯的天然放鬆劑和鎮靜劑。只要每天固定喝2杯牛奶,鈣的攝取量就不會缺乏,不喝牛奶的人,可以多吃帶骨小魚、綠葉蔬菜及豆類來補充。
香蕉及堅果類中可以攝取到鎂,另外,偶爾吃點巧克力也不錯,因巧克力的鎂和鉀含量相當高,只要不過量,也是不錯的助眠食物。
更新日期:2007/11/02 09:32 記者:【張翠芬/台北報導】
富含色胺酸、維生素B群的食物,都有幫助睡眠的功效。睡不著嗎?專家教你怎麼吃!
睡不著嗎?專家建議,不妨多吃富含色胺酸、維生素B群和鈣鎂等營養素的食物,吃對食物,可以助你一夜好眠。
■色胺酸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林松洲指出,醫學上研究發現,有些食物會干擾睡眠,某些營養素則是助眠的好幫手。
例如含有色胺酸的食物能使人早點入睡,不過,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色胺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牛奶、優酪乳、乳酪、五榖雜糧(小米、大豆、堅果類)、蛋、肉類、海藻、香蕉等食物,含量都很豐富。
如果是躺很久都不易入睡,可以服用色胺酸1~1.5公克,即可有效縮短入眠時間,對於嚴重失眠者,可能須持續一段時日,效果才會緩慢顯現。
■維生素B群 消除煩躁不安
另外,富含維生素B群食物,如維生素B1、B2及菸鹼酸(即維生素B3)、B6、B12,都有幫助睡眠的功效。
林松洲說,維生素B12有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消除煩躁不安的功能。能幫助難以入眠及常在半夜醒來的人,改善睡眠情況。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包括動物肝臟、牛奶、蛋類、肉類、魚、螺旋藻等。
維生素B6可維持神經纖維的穩定,有助於消除焦慮及安眠。維生素B6能在腦中幫助血清素的合成,轉變成褪黑激素,有助於安眠。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包括酵母、小麥、玉米、肝臟、牛奶、蛋類、肉類、魚、白菜、綠葉蔬菜等。
■菸鹼酸 改善憂鬱引起的失眠
人體如缺乏菸鹼酸,會出現焦慮、易怒,讓人睡不好。林松洲表示,菸鹼酸常被用來改善因憂鬱症所引起的失眠,並能減少失眠患者夜間醒來的次數。菸鹼酸含量最多的食物有啤酒酵母、花生及肝臟類。
另外,鈣質攝取不足的人,容易出現肌肉痠痛及失眠的問題。鈣和鎂併用,是不錯的天然放鬆劑和鎮靜劑。只要每天固定喝2杯牛奶,鈣的攝取量就不會缺乏,不喝牛奶的人,可以多吃帶骨小魚、綠葉蔬菜及豆類來補充。
香蕉及堅果類中可以攝取到鎂,另外,偶爾吃點巧克力也不錯,因巧克力的鎂和鉀含量相當高,只要不過量,也是不錯的助眠食物。
最新記事
- 変なことをしました。 (12月01日)
- 346倉庫餐廳-980923 (09月24日)
- 下宿先を探し当てた。 (09月21日)
- 休息真得是為了更長遠的路 Orz||| (09月08日)
- 蜘蛛は恐い~ (08月26日)
- 提前慶生~小紋日,生日快樂 (08月16日)
- 私はどんな人ですか。 (08月14日)
- 動物小鎮 (08月13日)
- 自作聰明 (08月12日)
- 不思議なピクミー (08月11日)
最新コメント
カテゴリー
ブログ内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