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shouga ショウガ入り焼き菓子
〓 Admin 〓
<< 03   2025 / 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5 >>
[11]  [12]  [13]  [14]  [15]  [16]  [17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對症下藥徹底遠離「熊貓眼」
更新日期:2007/07/10 04:39 記者:周琪霏/整理報導

如何預防和消除黑眼圈呢?《治本》規律作息,充足睡眠。對於休息與工作,在時間上必須好好分配,該工作時工作,該休息時休息,每天至少要有8小時睡眠,並保持心境開朗愉快。有些人由於工作壓力可能有失眠現象,可在臨睡前半小時喝杯甘菊花草茶,或在臥室裡點個香熏爐,放點兒熏衣草精油熏香。

《長期預防》多做有氧運動。跑步、打球、游泳等等都是有氧運動,每星期至少做3次這樣的運動,每次大約做25分鐘左右;另外多抽出時間在早上或飯後外出散步,吸取新鮮空氣。

《急迫情況》用水果或植物花卉水。在時間急迫時,如距赴約的時間已迫在眉睫,不打算或來不及化妝的話,可以用兩片青蘋果,或兩片冰凍的雪梨,將其放在眼部,然後躺下,讓眼睛休息15分鐘左右,這樣黑眼圈便會短暫消退。如果覺得用水果不方便或者想用一些效果更好的用品,用花卉水敷眼可說是首選:甘菊、橙花、玫瑰香花卉水都可以,只需把其中一種花卉水噴灑在一塊棉花片上,躺下敷眼15分鐘,即可短時間使黑眼圈變淡。這些花卉水富含純天然植物精華油,使用方便,而且你可請教香熏技師,花卉水除了敷眼外還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哦。

《每晚按摩及滋潤》每晚堅持眼部護理是不可缺少的。晚上洗澡後,只需用1分鐘時間以中指或無名指按摩雙眼,由眉心開始輕輕往外按壓繞成圓圈,重複做4-6次,最後塗上眼部保養精華油,既可舒緩眼部疲勞,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眼部水腫,緩解「熊貓眼」,又可保持眼部周圍皮膚彈性,減少皺紋。

渾然天成美容整形外科 陳淑賢 醫師指出,以雷射光追蹤黑色素和封閉血管的方式治療黑眼圈,目前為止效果還不錯。治療之後,仍不能忽略日常的保養,預防復發,睡前以指腹按摩眼部,促進眼周圍的血液循環,可提升睡眠品質,同時加強局部皮膚保濕,對預防熊貓眼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yah.asp?id=538
PR
妄想多疑是失智症狀 醫師:多關心老人
更新日期:2007/06/27 08:30

失智症老人會有記憶力衰退、健忘等問題,甚至引發性格怪異與多疑等行為,因此可能與家人相處發生摩擦對立,但有些民眾誤以為老人家是年紀大的自然反應而輕忽,因而錯失治療先機,導致家中長輩失智症病況嚴重惡化,等到發現行為異常時,已經是中度失智,醫師表示,此種病症早期發現治療,能夠有效預防疾病惡化,呼籲民眾勿輕忽。(徐韻翔 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有超過11萬名失智老人,但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失智患者只有2萬人左右,顯示民眾對失智症認知嚴重不足。

林口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症也就是老人癡呆症,會造成患者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也會有障礙,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有許多患者會合併有精神症狀與行為症狀,包括妄想,例如不認得家、覺得自己的東西被偷等症狀都很常見,或是產生視幻覺以及聽幻覺,例如看到小孩子或動物,也可能出現日夜顛倒,白天睡覺晚上活動,等怪異的行為,甚至有些老父親會把女兒當女朋友,把兒子當成爸爸等,讓子女哭笑不得。

不過,徐文俊說,許多家人卻會誤以為老人家只是記憶力不好或是年紀大,而輕忽,但其實這些異常行為,可能已經是失智症的前期徵兆,醫師呼籲,應該及早就醫,找出腦部退化的原因,對症治療避免惡化,此外,家屬瞭解患者狀況後,在協助治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相處,也會比較瞭解該如何因應。

我家阿嬤有某些初期狀況,之前曾和姐姐討論過,姐說這只是記憶力退化,如今看完這一篇後,有些小擔心………
更新日期:2007/06/25 00:41 記者:黃文山

生態保育真能與經濟發展並重?也許會,但大多數成功的例子都發生於國外,例如加拿大的賞鯨生態旅遊為他們賺進大把鈔票;也許不會,遺憾的是大多數失敗的例子卻都發生在國內;只要台灣動物保護區一開放,鈔票不一定滾滾而來,但野生動物一定屁滾尿流。

6月中旬的台灣大雨直下,但東南方的蘭嶼小島卻鬧旱災,日日高溫曬乾了平常流動的山水,突兀的乾河床預告死寂。島上居民為水源爭奪屢有紛爭;但大部份不為家計而為大量擁入遊客計,尤其例假日遊客量更是大增,自然需水量大增;遊客摩托車隊少則十數輛,多則數十輛,這些遊客帶來的經濟效益真的充盈了腦筋動的快的當地人,民宿的設立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一個一個冒出頭,遊客爭奪戰屢見不鮮;自然景觀自不能滿足遊客好奇心,於是民宿主人將爭勝的念頭動到蘭嶼當地的特殊野生動物--蘭嶼角鴞、赤背蛇與綠蠵龜。於是整套的生態旅遊必需包括造訪蘭嶼角鴞和綠蠵龜才算完整也才能吸引更多的遊客,才能賺更多的錢。

蘭嶼角鴞是一種蘭嶼當地的特殊稀有鳥種,牠們棲身於低海拔雨林樹幹上,不論白天或晚上皆聽得到鳴叫聲,但以夜晚才能找到牠的蹤影。由於蘭嶼的雨林多乏開墾,林下植被叢生不易進入,唯有永興農場以前是犯人的勞動場所,在長期的經營下林下植物較少,適合人類觀察研究蘭嶼角鴞,此地也是研究人員十幾年來的最佳觀察地點;但也是民宿主人帶遊客必訪的重要旅遊重點;只見夜幕低垂下的永興農場的麵包樹與山龍眼樹縫中透露出許多手電筒的燈光,這些刺眼的強光隨著蘭嶼角鴞的叫聲與人類雜踏聲而去。據說研究人員對蘭嶼角鴞的棲地時時遭到干擾充滿無奈與不安。

其實,綠蠵龜的處境比角鴞更為嚴峻。蘭嶼綠蠵龜生蛋地僅存東清灣與小八代灣二地而已,但因挖沙造屋與綠蠵龜被虐殺事件後,東清灣已有數年未見綠蠵龜上岸生蛋;而僅能提供綠蠵龜生蛋的小八代灣棲地不超過30公尺,但因遊客造訪也岌岌可危;筆者今年六月曾見晚上12點後尚有遊客群集此地等看綠蠵龜上岸。沙灘地只見人類足跡雜亂紛陳,甚至於分不清到底是人類足跡或綠蠵龜的爬痕。

筆者於2年前曾於此地與民宿主人討論此種遊客造訪行為是否會影響綠蠵龜生蛋的意願,他似乎不認同筆者的論調;他認為只要少開燈就不會干擾綠蠵龜生蛋,殊不知綠蠵龜的鼻子與觸覺並不亞於視覺,遊客香噴噴的體味就會干擾牠生蛋。好吧!就算少開燈就不會干擾綠蠵龜生蛋意願,但是今年一個更可怕的事情卻發生了。蘭嶼鄉公所竟在小八代灣不遠處裝設明亮的路燈,筆者站在綠蠵龜生蛋地竟然不需要開燈就能一眼望去,景物歷歷在目。

根據筆者十年來的觀察顯示今年六月綠蠵龜生蛋的次數成功數僅一次,而且是在凌晨一點上岸生蛋,與過去動輒十數窩不能相比;筆者也觀察到竟然有海龜上岸2-3公尺後,被強光嚇的不知所措趕快調頭游回海上;有一隻較聰明的海龜爬到光線較不易射到的邊坡上生蛋,但此處沙量很少,海龜挖一挖後也放棄生蛋游回海中。更驚人的是,筆者赫然發現被利刃砍成兩半的赤背蛇橫躺於沙灘上,可能是怕蛇的遊客所虐殺。

筆者數年前曾寫了一篇有關蘭嶼赤背松柏根蛇吃綠蠵龜蛋的文章。內容闡述蘭嶼爬蟲動物生態、群聚及演化的關係。文中特別提到赤背蛇對綠蠵龜蛋覓食及行為的特殊性。一般我們知道蛇都用吞食的方式將蛋送入肚子內後,再用腹部肌肉的力量或利用外在樹幹與蛇的身體,將蛋擠破。以獲取能量。吃完之後再將蛋殼吐出。但因大部分爬蟲類的蛋殼具皮質,且呈彈性。蛇想利用身體將它擠破顯得相當困難。因此,赤背松柏根遂發展出一套專門吃爬蟲類蛋的獨特方法。蛇利用尖銳的上牙固定蛋,再使用鋒利的下頜齒割破蛋殼。然後直接將頭伸入蛋內吸飲蛋白、蛋黃。既不須張大嘴巴吞蛋,也不須吐出蛋殼。此一特殊方法堪稱「開罐氏吃法」。

另一個有趣的行為就是母蛇有佔領龜蛋的領域行為;佔領域的母蛇會攻擊的欲進龜巢公蛇的尾巴;因此常可見到斷掉一小段尾巴的公蛇,只是斷掉的部份不會靠近連接半陰莖的肌肉罷了。如果太靠近生殖器,公蛇就無法忍受了。所以公蛇是常被驅趕的一群,也只好在巢外伺機吃龜蛋了。此一有趣蛇的領域行為全世界僅有蘭嶼才觀察得到。

但因遊客品質與鄉公所的無知(或無心之過),奏響了蘭嶼角鴞、赤背蛇與綠蠵龜的悲歌,可預言的是此地的野生動物將無明天;在此同時,遊客也會因蘭嶼角鴞、赤背蛇與綠蠵龜的消失而漸漸失去好奇心而不到蘭嶼觀光;屆時,當地人失去大筆經濟來源而蘭嶼角鴞、赤背蛇與綠蠵龜也將失去生命。

在此,筆者願提出解決之道如下:1)因綠蠵龜僅在夏季上岸生蛋,鄉公所可考慮不在綠蠵龜生蛋期開燈或僅開1/5的燈以免燈光過亮驚嚇綠蠵龜;2) 當地人需參考澎湖望安綠蠵龜保育方法加強生蛋地保育與解說訓練;3) 加強遊客認知,不要隨便殺死或干擾野生動物生命及棲地。

●東森論壇徵稿區→http://www.ettoday.com/write/●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作者黃文山,中市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美國康乃爾大學生態學博士。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最新コメント
ヤドカリの生活
倒數小時鐘






ブログ内検索
RSS
Copyright(c) ジンジャークッキーハウス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injaBlog
* photo by 空色地図 * material by egg*station *Template by tsukika
忍者ブログ [PR]